樂活中醫診所: 椎間盤突出三年,針刀治療顯著改善案例 WFU

Monday, November 10, 2025

椎間盤突出三年,針刀治療顯著改善案例



案例


X 先生是一位外商高管,同時也是一名二寶爸,不僅工作需要搭飛機往返國外,生活中也時常抱小孩、陪小孩玩。

來診時,主訴反覆的腰臀疼痛,右側較嚴重;背部伸展時悶痛感明顯、久坐時尾骨痠痛,痛感延伸到大腿。

嚴重時挺不起腰,無法下床,睡眠時無法翻身,甚至走路只能如同企鵝走路一般,也無法再抱小孩、陪小孩玩。

核磁共振顯示:腰部第四、五椎椎間盤突出(L4/L5),擠壓到右側神經根,西醫建議開刀。此症狀最早發生在三年前,當時 X 先生在國外接受過保守治療,但效果不彰。

門診時,除了影像學評估外,觸診也是我重要的評估方式之一。

觸診後,我對 X 先生的雙側腰臀部軟組織、棘上韌帶、棘間韌帶進行針刀處理,並根據 MRI 對有壓迫的 L4/L5 做重點處理,再搭配整脊手法矯正。

數次治療後,他的腰部已可以挺起及左右活動,睡眠品質也明顯改善。

然而由於 X 先生的工作性質,往往是回台灣密集治療一週後,就馬上飛出國,下次回來已是三個月後。

這段期間,常因為長時間的姿勢不當,使神經周圍的軟組織再次受傷,導致症狀復發,但都已不若以往嚴重。

為了讓患者能永久畢業,找出根本病因並改正生活習慣,也是治療之外的重點。


針刀的原理


一、針刀不是手術刀

我的經驗是,許多人聽到「刀」就會緊張,以為會劃開皮膚或切斷肌肉、神經,實際上並非如此。 

事實上,針刀的治療方式接近針灸,都是用刺入的方式,對緊繃的肌筋膜軟組織進行鬆解,改善微循環、減少發炎,以達到治療效果,並不會直接刺在神經上,也不會切斷肌肉。

(可參考醫學文獻:The effect of ultrasound-guided acupotomy and Juanbi decoction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Medicine. 2023)

二、突出的椎間盤會縮回去嗎?

答案是:有機會。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提到,保守治療有機會使腰椎間盤突出回縮。

(可參考醫學文獻:Resolution of Lumbar Disk Herniation without Surgery. N Engl J Med 2016;374:1564)

椎間盤就像一個被捏住的壓力球,只要針對病因做處理——放鬆那隻施加壓力的手(相當於椎間盤周圍的軟組織),壓力解除了,椎間盤就有可能自行縮回。




當然,患者存在個體差異,任何答案都不是絕對的。建議有疑慮的患者,可以到門診諮詢,進行專業評估。

椎間盤突出常見症狀:
  1. 腰痛,活動角度受限,無法挺直或轉腰。
  2. 若壓迫到神經,可能引起灼熱、鈍痛、刺痛、麻木感,並從臀部延伸到腿。
  3. 腿部的酸軟無力感。
  4. 嚴重時會有馬尾症候群,影響大小便控制。

題外話


我曾遇到一些患者的要求,往往會挑戰醫生的極限(笑)。

有次 X 先生只回來一天而已,隔天就要搭飛機出國,偏偏他的腰因為上次看球賽坐在板凳上三小時,痛到不行。

身為醫者,我們會盡力取得最大療效,減輕患者痛苦,但是治療過程中,也需要觀察患者對治療過程不適感的耐受度,如何在「療效」與「針感」之間取得平衡,往往是一門藝術。

文章寫得長,謝謝大家有耐心看完,也希望能幫助大家正確認識針刀。祝福大家都身體健康,有問題歡迎私訊或門診詢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