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
一位近70歲女性,經由西醫診斷為膝關節與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,膝蓋出現明顯半月軟骨磨損情形,骨科建議換人工關節。患者平常走路比較吃力,感覺雙側膝部與腳踝痠痛乏力感早上起床後下床時腳跟會痛,特別是在右腳,左腳症狀比較輕微。此外,患者還有左側腰部容易痠痛症狀、偶有漏尿症狀。
患者有甲狀腺亢進病史,其父母親有中風病史。患者健檢時發現尿蛋白呈現微陽性。患者告知患者過去曾服用過龜鹿二仙膠,但出現上火反應。此外,患者平常容易緊張,睡眠品質很差,晚上需要服用鎮定劑入眠,但最近一段時間較易出現煩躁感,睡眠變得更差。
掌診:手心紅黃相間,稍微熱。
舌診:舌紅較瘦、苔薄白、津稍乾。
脈象:浮弦實數,重按稍微澀脈。
我為其開方:
知柏地黃丸 4 g、四逆散 2.5 g、川牛膝 1 g、續斷 0.8 g、骨碎補 0.8 g、龜板 0.5 g、益智仁 1 g、山藥 1.2 g,以上為一天總藥量,分成兩份,飯前服用。
患者每個月回診,大約照著這個處方方向服藥約四個月。
患者服藥這段時間之後,告知其症狀已經明顯改善,現在已經不用拿拐杖走路。此外,患者漏尿症狀也有進步,睡眠品質也改善,患者告知現在睡前的鎮定劑最近一個月來只服用三次。
舌診:津稍乾稍有進步。
脈象:整體偏弦緊狀況較為和緩。
討論
患者為典型腎虛火旺證,方用知柏地黃丸。腎虛表現為關節退化(腎主骨)、漏尿(腎主二便)、腰酸痛(腰為腎之府),這點比較好懂。然而骨關節的問題,單味藥可以加用龜板、續斷、骨碎補,依據我的臨床經驗往往可收到良效。
患者容易緊張焦慮失眠,加上肢體症狀、甲亢問題、弦脈,診斷為四逆證,方用四逆散。
此外,關於掌診有幾點可以進一步探討的。手心偏紅、溫度較熱且有手汗者,通常為典型的陰虛火旺之徵;而若是掌心色偏黃,則有脾虛之虞;若是諸多紅點分散如肝掌者,則要考慮肝膽少陽氣鬱的可能性。
以上分享,將所有最大的感恩與榮耀都歸於主!

